房天下>  资讯中心  >沈阳AI家>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再见,工人村最后24栋红楼!

沈阳AI家2018-01-03 07:19:58

点击上方蓝字“沈阳AI楼市”关注我们

时钟滴答不停前行,

2017年已经和我们挥手再见,回顾这一年,

不禁感叹时间的飞逝,

你们十八岁的模样,

在岁末年终刷爆了朋友圈。

有人好奇,

沈阳的18岁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的沈阳机械轰鸣,高炉林立

曾经有一群人,

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付出了一切。

那时候的铁西,

火车穿过一个个工厂,穿过道路,

大雪飞扬或烈日炎炎,

伴随着工厂中传来的机器声

混杂在空气里的漫漫烟尘。

▲建国初,浓烟笼罩下的铁西

铁西工人村

新中国的工人住宅楼群,

它位于沈阳市铁西区西南部,

四至范围分别至肇工街、重工南街、

南十西路、南十一西路面积约13.6公顷

▲工人村平面配置草图

1952年至1957年,铁西区陆续建起143栋3层楼房,整个工人村都是标准的苏式住宅风格,整体规划,统一施工。

住宅楼呈街坊围合的结构,中间是绿化地带和公共活动空间。楼里配套有幼儿园、中小学、小卖铺、粮站、邮局、储蓄所等各种服务设施。从空中鸟瞰这些建筑群组成了“工人村”三个大字。

▲铁西工人村现存建筑(cr:微信号市政厅)

工人村住房里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有煤气有暖气有自来水,能住进工人村是身边亲戚朋友很羡慕的一件事。

▲批工人乔迁新居(cr:微信号市政厅)

那个年代,住在工人村里都是一起干革命工作的车间工友,感情好得像亲人一样。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平时邻里经常一起做饭、洗漱,就像住在一个四合院的感觉。大家都在一个大集体中,收入也都差不多,生活各方面都有不错的保障。

八十年代后,新式住宅鳞次栉比,

工人村逐渐成为落后的典型,

独门独户的住宅被认为更接近时代。

▲1987年9月铁西全貌

2006年

工人村100多栋楼房

列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

一部分居民住进了新房。

▲工人新村

2013年

仍有24栋楼的936户居民未搬迁

2013年老楼成为省、市历史建筑群2015年老楼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剩下的24栋老楼年久失修,各种基础设施老化严重,936户居民盼着迁出蜗居。由于这些建筑属于历史保护建筑,棚改问题一直没有进展。

40多年过去了,当年让人倾心的一居室已经变成了不适合居住,一家三口蜗居在30多平方米的插间里,生活非常不方便。

最后的24栋老楼何去何从,

住在这里的居民,如今怎么样了?

今年7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地调研。他们请相关部门鉴定24栋楼属于危楼,而且普遍存在着供水、供电、供暖等各类管线老化问题,安全性、抗震性、功能性、生活性均已无法满足居住需求。他们认为,应该将这些居民从旧楼里搬迁出来。

2017年9月

老楼居民预签房屋征收补偿协议2017年11月27日起

正式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2018年年初搬迁居民领取安置补偿款

上周

沈阳网小编们再一次去探访了工人村

一代人的芳华,渐渐远去。

拆迁的最后24栋老楼

这片区域已经被围起来,

瓦砾、杂草中掺杂着

搬家时人们丢下的废旧的物品,

我们沿着土路,烟尘悄然而起,

寻找着当年工人村的痕迹。

几十年前涂刷的标语仍然留在红墙上,

这些红楼曾经是沈阳工人地位的

时代象征和劳模精神的真实载体。

有墙面上写着

“把酒倒满来他个不醉不休”

这是沈阳人性格中的豪爽与踏实。

那个整齐划一的时代中,

工人村的生活是美好的,

十几平米的房子给予了一家子人的满足。

从建筑角度来说,工人村

是中国传统住宅向现代集合住宅发展转型的典型代表“街坊围合式”的空间格局

与协调统一的建筑风格代表着时代的印记

还有一部分住户没有正式搬迁,我们在此遇到了一位老住户,曾经在轧钢厂工作的李先生,一直生活在工人村。

无数次在工厂与家庭之间往返,平淡的记忆中,日子没有什么波澜,这里有他熟悉的街道和熟悉的人,同样期盼着离开搬进新的居室。

李先生讲到,“你们想不到,在我小的时候祖孙三代住在一起,都是木板床打上下铺的。后来搬到工人村,这边房子大。”

从10多平米的老房子到30平的工人村,60年的记忆,最后24座工人村老楼,至此化成一个句号。

工人的光荣与梦想不会倒塌,老工业城市生活的时代印记留存在铁西工人村生活馆中,也会留在未来的建筑规划中。

未来,工人村的规划目标以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的整体性与真实性为基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导向逐步改善街区环境与设施,建设现代人文发展新地标。

在铁西区“东迁西建”的改造中,老铁西实现从工业到居住区的蜕变,从重工业区向中高端住宅区的蜕变,众多地产新盘拔地而起。

作为老商业区,万达、宜家、红星美凯龙、华润纷纷进驻,铁西已成为沈城首屈一指的新型商圈。

在厚重的工业历史中,铁西区规划了约7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保护区,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真实存在的生活场景和老物件留在工人村生活馆中,老式收音机、白色的搪瓷茶缸,墙上挂着毛主席画像,老式手风琴和脚踏琴,水鳖,当老一辈人看到曾经的工人村家庭布置时,偷偷抹去眼角的泪。

▲劳动模范董郎泉的居室(cr:微信号市政厅)

外资的注入和外企的进驻,宝马、米其林等外企进入铁西。落后的设备、生产线被淘汰,企业纷纷进行了改革重组和生产线改造。

王菲的歌词中唱着: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传统的工业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再也不能回头。

年轻人回到家乡,为铁西,为沈阳发展献分力量,他们带着老一辈的奋进和新时代的创新,即使势小力薄,也愿意为铁西兢兢业业。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

这是沈阳人身上的独特痕迹,

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

沈阳网《寻城》系列纪录片

也曾深入铁西区,

用真实的镜头记录“铁西之光”

光辉的塔楼与低矮的茅屋,

都迈着同样的步履匆匆。

铁西区变了,工人村消失了。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

我们一起向老铁西,

向往昔时光做最后的告别!

再见!老铁西!

再见,工人村!

属于沈阳辉煌鼎盛的时代

该离开的总会离开

勇敢地说再见,方能更好地启程!

我们也希望这段历史的记忆,

能在年轻一代心里落个脚,

希望它曾经的辉煌,

在孕育它的土地上得以延续!

▍内容来源: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沈阳网记者(侯羽、孙佳妮、韩宇浩、孙壮)拍摄,文字编辑沈阳网新媒体,文中有部分资料图片来自微信号市政厅shi-zheng-ting(作者李昊)

▍图文编辑:沈阳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